有关一汽-大众“全员降薪”、“史上最长假期”的消息一经传出,这位昔日的龙头车企再次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据了解,今年7月份,一汽-大众“厂庆”假期较往年要长得多,其成都工厂两个班组放假停产时间长达13天;而长春生产基地的一工厂和二工厂,总放假天数也足有两周之久,时间最长的一工厂AUDI-3生产线7月合计放假时间达17天。对于一线工人而言,工作时间的减少也就意味着收入的减少,有报道称,一汽-大众一线员工收入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降幅在10%~20%不等。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引发一汽-大众降薪并出现史上最长假期?此前,一汽-大众投资20亿欧元在青岛、天津建立的华东、华北两个新的生产基地,预计将在今后两到三年内投产,在当前市场大环境和企业小环境均不太有利的情况下,一汽-大众如此密集的释放产能是否太激进?着眼未来,一汽-大众的市场表现会如何?本期盖世论衡特邀J.D.Power亚太公司中国区副总裁兼董事总经理梅松林、汽车行业知名评论员贾新光、睿信致成董事总经理付志勇围绕上述热点话题展开讨论。
论衡之一:一汽-大众降薪、放长假的原因是什么?
据悉,为了庆祝建厂,一汽集团总部和下属公司会在每年的7月15日左右实行厂庆放假,放假时间则由各分公司自己决定。往年由于生产任务较重,一汽-大众的“厂庆”放假时间是各分公司中最少的,一般不超过一周,而生产任务最重的一汽-大众成都工厂,往年的“厂庆”假期更少,2012年和2013年都只有3天,去年更是没有放假,只进行了倒班。
2015年,一汽-大众为“厂庆”放了厂假,但各地员工的假期休的却并不开心,因为他们不得不面对因生产天数减少带来的收入下滑。引发一汽-大众降薪、放长假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对此,梅松林分析指出,车企每年都有设备维修期,再加上高温假,夏季一般放假时间都比较集中。降薪、放长假主要是今年的经济形势不景气所致,不过,也不仅是一汽-大众一家如此。
梅松林告诉记者,当经济情况不好时,汽车厂家首先做的就是增加经销商库存;其次,当库存达到经销商承受的上线时,便会在营销上采取措施,如促销、降价等;若此举仍不管用,就要采取第三招:减产,也就是一汽-大众目前所做的放假减产。“促销降价比停产减产带来的损失还是要小一些,减产就是非常重大的决策了。”梅松林如是强调。至于员工降薪,其称,固定工资不会受影响,只是浮动工资(绩效奖金等)与销量挂钩,会受到影响。
贾新光坦言,今年的汽车市场不景气实际就是轿车市场不景气,而轿车则是一汽-大众的主打市场,自然受到的冲击更大,适当的减产也在情理之中。他亦认为,在市场经济不好的情况下,奖金和年底分红减少是必然。
“当出现产能过剩时就会进行有节制的放假减产,”付志勇告诉记者,汽车企业会较巧妙的利用厂庆、设备检修、高温等时间来放假。同时,7月份也是汽车行业的淡季,兼之今年车市不景气,一汽-大众自身销量每况愈下,多放几天假也在情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