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 “微车级”or“轿车级”,MPV细分市场大战一触即发

当“单独二孩”遇上“80后养老难”,在政策推广跟刚性需求的驱动下,谁能想到率先启动的不是早教跟养老市场,而是那个已经热度非凡的汽车行业?从2014年起,一大批MPV(包括7座SUV)车型市场表现极其抢眼。由于MPV车型市场存量迅速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直接导致了车型版块开始出现裂变。就目前而言,在中高端MPV市场内,家用跟商用的界限开始越来越明显,而增长势头最猛的入门级MPV,分成了“微车级”跟“轿车级”两个派别。毫不夸张的说,MPV细分市场的大战一触即发。

以实用性为导向,“微车级”MPV抢占市场先机

“七座车型,够用就好。”

”有了空间,就不能追求操控;有了操控,就不能追求舒适。”

“价格做到这么低了,要求就不能太高。”

很多选择购买“微车级”MPV的车型都多少抱有以上几种想法,加之部分厂商的舆论诱导,造成了一片理所当然的假象。确实,目前比较主流的“微车级”MPV,大都是以实用性为导向而诞生的产品。这类车型配置较为单一,底盘结构仍然采用扭转梁或者钢板弹簧这样的设计,从本质上讲仍然没有脱离微面、微客的范畴。只能保证在空间上的实用性,却无法满足家庭用车对于舒适性跟操控性的需求。

无奈市场上注重舒适跟操控的MPV车型售价往往在20万以上的区间,不少车主也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微车级”MPV作为过渡办法,这也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目前MPV市场的火爆程度。

鱼与熊掌亦可兼得,“轿车级”MPV后来居上

市场的需求就是最好的发展风向标,把这句话用在MPV市场上再合适不过了。面对消费者对于驾乘感受与日俱增的需求,不少企业瞧准方向退出了更顺应家庭用车需要的”轿车级“MPV。跟”微车级“MPV不同,这类MPV车型更注重驾驶员的操控感受以及车内乘客的乘坐舒适性,在配置方面更贴近于中大型轿车的标准。

为了保证能够在复杂、颠簸路况下仍然能够获得良好的驾乘感受,“轿车级”MPV往往采用了与中大型轿车上同样结构的多连杆独立悬挂或双叉臂悬挂。这类悬挂的好处在于,当一侧车轮遇到冲击时,可以最大程度的减轻冲击对于另外一侧车轮运行状态的影响,从而保证驾驶员可以更加从容的控制行驶状态,也可以过滤掉更多的路面颠簸,提升乘坐舒适性。

在驱动方式上,“轿车级”MPV多选择前置前驱的方式,一方面省略了传动轴装置,避免了传统后驱车存在的机械噪音,另外一方面可以降低车内地板的高度,提供更好的乘坐舒适性。像宝骏730跟即将上市的华晨金杯750便是采用的这种驱动方式,不同的是宝骏730仍然在实用非独立悬挂,而华晨金杯750貌似在这方面做的更彻底一些。

究竟是选择”微车级“还是”轿车级“MPV,相信大家看过文章后都可以做出自己的判断。不可忽视的是,在售价基本对等的情况下,配置更为丰富、造车成本更高的”轿车级“MPV”显然更有吸引力一点。MPV细分市场大战一触即发,究竟鹿死谁手,我们会一直进行追踪报道,敬请关注!

大家都在看

.

最新调查
最新投票


微信扫一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