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洛杉矶时报》文章,原题:中国的电动汽车教训
两年前,我与一名中国高官探讨中国涉足电动汽车产业后面临的尴尬局面。中国曾信誓旦旦地表示,2011年电动汽车销量达到5万辆,在摆脱对石油依赖方面充当领头羊。然而,当年电动汽车只卖出2338辆。这名官员问:“要是你,该怎么办?”我对他的坦率很惊讶,同时给出小建议:学习美国加州的成功政策。
当时我并不特别乐观。但接下来的日子里,中国将困境中的电动汽车产业变成全球主宰,令美国大吃一惊。2015年年末,中国的电动汽车销量达18万辆,比上一年增加300%,是2013年的20倍。怎么会这样?中国的做法与我无关,但他们的确从加州得到了启示。
直到不久前,电动汽车制造成本还很高。降低成本需要技术革新和规模化生产——没政府的支持是做不到的。2011年一名中国高管曾对我说,“汽车制造商不想生产电动汽车,老百姓也不愿买”。当时很多分析人士建议中国放弃这个产业。
但北京没这么做,相反,2014年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邀请加州管理人员来华介绍成功经验,并派技术专家赴美学习。中国学东西很快。2014年下半年,决策者采纳加州的管理模式。北京规定,2016年该市30%的市政车辆须使用电池或燃料电池。如今对电动汽车的财政补贴虽有所减少,但新规和其他激励措施足以弥补。
中国在鼓励电动车使用上更进一步。为减少交通拥堵和雾霾,大城市采取车牌摇号或拍卖,对电动汽车则区别对待。这种刺激措施已然奏效。2014年1月中国仅售出600辆新能源汽车,而在当年12月,销量高达1.5万辆,去年11月达到2.5万辆,是美国的2倍多。美国是个可悲的强烈对比。在2009年对电动汽车行业大量投资后,联邦政府一直紧缩开支。华盛顿停止了对电动车技术研发的投资,还取消对充电设施的资金支持。政府内部在电动汽车上的探讨变成了党派间的口水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