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报告认为,在以城市级别划分的中国汽车消费趋势中,如果将四五线甚至更低级别的城市定义为低限城市,还可看到一个值得关注的趋势——迄今中国低线城市的汽车消费需求已得到持续释放。
罗兰贝格19日发布的《2015年中国汽车消费洞察报告》称,以品牌国别划分,中国自主品牌汽车成为今年唯一市场份额增长的系别,其余国别品牌(除日系品牌保持份额不变以外)的市场份额都有不同程度下降。
报告指出,如果再进一步细分,会发现中国自主品牌的增长主要来自SUV(运动型多用途汽车)产品,尤其是12万元(人民币,下同)以下低端SUV产品的快速扩张;而在12-18万元的主流市场,自主品牌和外资品牌各自都在借助SUV产品实现“上升”和“下探”;至于价格更高的18万元以上市场,虽然自主品牌份额也有1%的增长,但依旧是合资品牌占比近半的最大利润来源。
特别是,与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快速扩张份额相伴的,是低线城市汽车消费潜力的快速释放。四五线城市的汽车市场,也成为市场份额唯一增长的地区,其总量相加已经超过中国车市整体销量的50%。
报告说,中国低线城市作为首次购车人群最集中的区域,其产品选择无疑更倾向于经济性。期间,18万元以下细分市场中,四五线城市的增长最为明显。不过同样需要注意的是,在18万元以上的市场,四五线城市的消费也依然保持了增长。
此外,以区域划分来看,东部沿海省份依旧保持了份额最大的中国主流汽车消费市场地位,但不可忽视的是中西部地区汽车销量的增速普遍较高,尤其以湖南、湖北、安徽、江西为代表的中部省份,尽管市场份额刚超过二成,但增速几乎是中国最高。